股票配资杠杆比例_股票配资杠杆开户_全国最大股票配资杠杆
整治土地思路活 产业建设办法多
发布日期:2024-03-18 11:15    点击次数:161

  冬日,蕉岭县新铺镇广袤的土地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正在肆意生长,农机在忙碌耕地,农民在弯腰收割,沃野间一派生机;目光沿着山脚到山腰,一块块折射着阳光的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闪烁的光芒透出活力。

  活跃的景色,是产业兴旺的映射。紧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契机,新铺镇扣住“镇域经济”与“乡村振兴”两大主题,主动对接抓招商,联村富村行动快,优化环境促提升,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渐探索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铺路径。

  成绩是对方法最好的检验。11月6日,新铺镇、同福村分别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和典型村名单,不仅为蕉岭县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了经验,也为新铺镇继续探索路径提供了信心。

  “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融湾入海为路径,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力争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践中,走出新铺路径。”新铺镇党委书记罗伟春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廖静宜汪敬淼丘林强徐志宝

  思路活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踏入同福村,绿油油的蔬菜便迫不及待地进入记者视线,满眼都是成片的绿意。绿意间,几位身着红色工作服、头戴草帽的村民正在劳作,只见他们将成熟的蔬菜割下,整齐地码放在一边。

  这片1000亩的土地,是新铺镇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看到你脸上惊讶的表情,我知道这一次整治的阶段性成果,是令人满意的。”同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艳忠站在记者身旁,轻松地说道。

  曾艳忠告诉记者,由于村内人少,蔬菜基地曾一度遭到撂荒。“过去,村里每户拥有的土地大大小小非常零散,收益不多,村民不愿耕种,不成规模,企业也不愿意承包。加上村里的年轻人这些年大部分去了珠三角打工,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镇、村想过各种办法治理,但效果都不理想。”

  2021年1月,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同福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推进土地连块成片,成了村“两委”干部的共识。“只有当土地连成片,机械化设备才能进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曾艳忠说。

  可是,村民的土地应该如何集约?如何说服村民,参与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曾艳忠说,村党委作为“中间人”“担保人”,向17个村民小组492户发起动员,鼓励农户将土地“交”给村集体,预集约土地1000亩,引进蕉岭县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将“预集约”变为“真流转”。

  曾艳忠介绍,通过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发展“粮菜轮作”种植模式,成功盘活土地,同福村土地租金收益达到600元/亩,还为村民创造了120余个就业机会,实现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此外,村集体牵头成立同福村耕耘农业合作社,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日常管理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接下来,我村将联合矮车村、狮山村等村,聚集超2000亩土地,与省级龙头公司、湖南农大联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创建国家级辣椒种植示范基地,集种植、分拣、仓储、加工为一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曾艳忠说。

  用活土地要素,实现满盘皆赢。从1400多块碎片土地到8块连片良田,新铺镇的实践证明,实施“百千万工程”,思路要活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新铺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要做,就要将所有的困难都解决好,还要发挥出‘接二连三’的效果。”

  资金不足?那就在渠道上想办法。新铺镇多措并举,多元统筹资金,推动做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与历史文化保护、资金保障和改革创新,率先实行“双田长”制度等工作。

  试点的成效是明显的。截至目前,新铺镇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895亩、修复山水生态472公顷、腾退建设用地158亩、完善辖区灌排系统20余公里,加固改造山塘15座,修复红色革命遗址11处。

  成效给予了新铺镇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信心。罗伟春说,该镇正全力借助试点的政策红利,探索“四田、四治、四地”工作模式,集聚耕地、修复生态、扩园提质,真正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变成“百千万工程”的法宝,“点土成金”大力推动县域、镇域经济发展。

  方法多借光发力板下也能生金

  驱车来到福岭村,在蕉岭县众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兴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一所废弃的小学。

  步入小学内,一片片的光伏板整齐地陈列在小学的空地上,光伏板下层层稻秆藏有玄机。张永兴将稻草剥开,一批白色菌丝正要萌发出来。“这是赤松茸,11月初刚刚种下,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收获了。”

  板上发电,板下种菌,闲置校舍用于家禽养殖。利用食用菌喜阴的特性,高效利用土地,发展立体农业。这是福岭村探索乡村产业的新方法。

  这一方法,来源于新铺镇“光伏小镇”的建设。

  今年7月,由广州发展集团和新铺镇联合实施打造的绿色低碳“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第一批顺利并网发电,首次并网接入容量达5MW,预计每年可为电网输送清洁电能约645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0.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42万吨。

  该项目以光伏发电为轴心,以光伏农业、光伏服务、光伏旅游为延伸,围绕“光伏概念”主题,融合“光储充”一体化科技创新技术,大力发展“板上发电、板下经济”模式,推动农业生产与光伏发电相结合,聚力打造“光伏+”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为镇域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效益。

  “新铺镇地处粤北生态区,发展经济既要兼顾生态,又要兼顾效益。”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丘旭宁说,为了将步子走深走实,工作队推动成立了镇管国企蕉岭县众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镇管国企为平台,带动光伏、食用菌、蔬菜、丝苗米、矿泉水、南药六大产业的发展。

  根据广东省农科院编制的《蕉岭县新铺镇循环生态型“农光互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工作队引导镇村大力发展板下经济,高效利用光伏板下土地,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生产模式,应用数字化生产技术,探索建设特禽智慧养殖基地、食用菌示范棚,南药种植示范基地,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700多万元。

  借光发力,让光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国家能源政策为导向,立足光伏资源优势,新铺镇按照“示范带动、面上推广”思路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开辟新路径。

  目前,福岭村1.5MW、矮岭村3MW、狮山村2.8MW均已并网发电;大力推动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的屋顶户用光伏建设,目前已动工建设北方村文化活动中心屋顶户用光伏项目,容量共46.75KW;在矮岭、狮山等村成功签约一批屋顶光伏,容量共445.81KW。

  信心足改造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漫步新铺圩镇,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道路两旁的房屋换了新装,黄色的漆搭配棕色的特色装饰,引人驻足;河边新修建了亲水栈道,栈道上,不少居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与同伴谈笑风生;河水如一面镜子,将岸边的房屋倒映在内,湛蓝的天空与房屋在河水的映照下融为一体。

  “圩镇环境变化越来越大,更干净、更整洁、更美丽了,我们常说,生活的幸福感就来源于这些细小的变化。”居民邓银秀是土生土长的新铺人,她见证着新铺圩镇的美丽蝶变。

  建设美丽圩镇,新铺镇有着考量: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

  新铺镇拥有近千年的历史,历史上的新铺镇曾是蕉岭商贸重地。据《镇平县志》盐法篇载:邑埠设于城内,距潮州五百里设埠,新铺、罗冈、梅县城东西南三门各有商贾设店销卖。新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历史上的角色。新铺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因此,旧时这里是闽西、赣南、粤东北粤盐赣米水道运输中转的主要商贸地。

  千年的文化,也留给了新铺镇独特的民俗文化。“‘七月半’是我们的传统佳节,每当节日来临,许多在外工作的人都会赶回新铺,参与这一节日盛宴。”新铺镇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陈山月说。

  “新铺七月半”民俗文化节的起源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农历七月正值农村夏收夏种结束,家家有余粮,因此新铺人像过节般举办仙人出巡、演戏等活动以示庆祝,长期延续,“新铺七月半”逐渐成形。

  民俗文化是独有的资源,既要保护,也要传承。“塑形”便是保护的一种方式。“为重现古镇往日繁华景象,我们对古街外立面进行全面升级,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房屋的门窗、广告牌等进行更换,并在街面铺设仿古砖,力争重现当年的繁华景象。”陈山月说。

  为了保持圩镇的干净整洁,新铺镇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定时定期组织清洁行动,维持圩镇环境。古色古香的圩镇焕发新光彩。

  走在新铺社区,无论是商铺林立的街道,还是群众聚居的小巷,干净整洁是笔者的第一印象,道路两旁无杂草,并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了垃圾桶。“除了保洁员日常保洁之外,我们还会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在辖区内开展大扫除,并要求商户做好‘门前三包’,保证环境的清爽。”陈山月说。

  环境更美丽,群众更满意,发展信心足。今年以来,新铺镇积极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已建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完成1.2公里美丽示范主街和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改造,连续6年投入7400万元实施“古镇古街”工程打造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借力石窟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投入500万元建成1.2公里石窟河沿河美丽河道,投入510万元建成滨水公园绿美生态小公园。

  美丽圩镇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期10个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石窟河、石扇河两岸农房风貌提升。”新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

  老铺圩见证商贸重镇历史

  走在新铺镇的沿河步道,一边是缓缓流淌的石窟河,一边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泛黄的墙壁散发出悠悠的古韵,令人恍惚间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商贾如云、船舶似鲫的年代。

  新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历史上的角色。新铺地处石窟河南边沿河两岸小盆地,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因此,旧时这里是闽西、赣南、粤东北粤盐赣米水道运输中转的主要商贸地。据《镇平县志》盐法篇载:邑埠设于城内,距潮州五百里设埠,新铺、罗冈、梅县城东西南三门各有商贾设店销卖。

  新铺,是相对于老铺而言的。今新铺圩南一公里左右石窟河边的湖丘墩就是老铺圩。

  老铺圩的商贸最先从散居在各个山头的畲民和早先定居的各部落先民在石窟河边换取生活(食盐)和生产的各种用品兴起,继而随货币产生后有了商品交易、占地摆摊,再而产生搭棚建铺、贾商长途贩运。闽粤赣商人在该圩场上交易,起落、堆存、水陆中转货物,然后走水路、陆路将粤盐等运往江西、福建,将赣米等运往潮州、汕头。

  虽然因年代久远,老铺圩的文字记载并不多,但至今老铺圩仍存遗址,有墙头、示牌、系船趸。

  由于老铺圩地势较低,虽然前来交易的人多,但常被水淹,适应不了物资逐渐丰富、商贾逐渐增多的需要,乃迁移至马鞍山下的坡地上,并逐渐建成新店铺,故称新铺圩。

  新铺圩的店铺沿河南北走向而建,多经营布匹、百货、油盐、水货,每逢圩日热闹非常。每隔几十米留下缺口筑码头,水深可泊重吨大船。

  圩镇上的河唇街尤为著名,与其垂直东西走向的有鸡行街、柴行街,靠西与河唇街平行的为米行街,这三条街是粮食、三鸟、柴炭竹木等山货的交易场所。街上的店铺全部为“楼下经营,楼上寝室”格局,夯墙灰瓦,古朴深邃。

  为防范洪灾,古镇街区的建筑采用红糖、糯米饭搅拌三合灰等客家独特材料工艺建筑而成,或采用洋灰混结构,使墙体坚固,不怕洪水浸泡。在洪水来袭时,又可作安全防线,人们可安然退至楼顶等待救援,体现了客家人的建筑艺术和生存智慧。

  据史料记载,1949年以前,米商林荣茂曾运米1000石(相当于90吨),经石窟河水运销往潮汕,盐沿蕉平、蕉武公路运往江西福建,年中转运盐约达9000吨。特别是1944年,韶关沦陷,东南运输车队驻扎新铺,商业进入鼎盛时期,有谢庆记、林荣茂、杨海丰、肖闰泰、池钦记等经营的大小私商159家。新铺商号的资金与营业占全县1/3。

  1950年以后,国营的百货、五金交化、供销社都在此设点开店,银行营业所、邮电所、医院等俱全。农历每旬的二、五、八为圩期。每逢圩日,做买卖的、办事的、探亲会友的、逛街的,来自三乡、平远、白渡、蕉城的人,多时达万人以上。



上一篇:广宇发展:公司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
下一篇:中汽数据任焕焕:计划2026年开始启动商用车积分制度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股票配资杠杆比例_股票配资杠杆开户_全国最大股票配资杠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建站 © 2013-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